現任英國華威大學語言所博士候選人、講師,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獲獎人,伯明翰大學英語講師。有超過10年的英語教學經驗,為臺灣雙語無法黨雙母語推廣員。
發表文章25篇
外師與科技到不了的地方
凡事都應有先來後到的順序。 世界口音不是不尊重,多元文化不是不重要,而是考量到體制內的英文課教學時數、軟硬體資源有限,我們能否集中火力,共識一致,把孩子的英文基本學力帶上來再說?
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
Kate Fox畢業於劍橋、任職於牛津的社會人類學家。他於2004年寫過一本轟動英美的社會觀察暢銷書 “Watching the English: The Hidden Rules of English Behaviour”。
南方知識論
英語教學的領域,對於「西方中心主義」的批判從來都沒有少過,尤其是針對全球兩大英檢霸主,一是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旗下有托福 / 多益 / GRE / SAT。另一是英國劍橋大學考試院,旗下有雅思 / 劍橋英檢 / 劍橋商業英檢 / 劍橋英語教師認證。只是過往用來分析的視角,多是從後殖民主義、新馬克斯主義切入。
用注音輔助發出 thank的聲音
中英雙聲道切換自如,最微小卻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每一個華語音素、美語音素,紮實地教給每個孩子。 從此,孩子的耳朵可以清楚聽到 free 和 three ,這兩個完全不同的聲音。
推薦《英文文法有道理》
看了上百本的文法書,我最推劉美君教授這本。以「溝通目的」來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式」,跳脫死背文法的窠臼,讓人對文法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用注音學外語,是臺灣孩子的本能
注音用得好,可以輔助日語發音,那可不可以用來輔助美語發音?當然可以,因為用注音來標注任何聽到的聲音,是臺灣孩子的語言本能。
雙語黨在做的事
用臺語學美語發音很可以,我臺我驕傲。 這些孩子也許認知記憶力沒那麼好,所以我們用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幫他們搭了一座穩固的鷹架,讓他們能篤定地唸出美語聲音,進而能識字。
為什麼用西方文化經典當孩子學英文的基本盤?
我以前教國中英文,最尷尬的時刻,就是教課本裡的 Dialogue。記得有一課在教形容詞比較級,對話場景是一家人去農場採水果,整篇對話就是這邊一句「這個比較重」,那邊一句「那個比較大」。 為了把單字、文法硬塞進對話裡,英文課本的對話篇章都非常令人翻白眼,國中生也都會吐槽:最好是這樣啦!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會有人這樣對話。
講英語與華語的不同
華語屬「聲調語言」(tone language),依四聲聲調 的差異而表現不同的語義,例如:水餃 / 睡覺。 英語則屬「語調語言」(intonation language),藉由輕重音對比而產生不同的語義或語氣,例如:content [ˈkɑn·tent] 重音若擺在前面,指的是「內容」;content [kənˈtent] 重音若擺在後面,指的是「開心的」。
《有效讀寫》書摘
英文發音有兩大重點,一是「咬字」,二是「語調」。這是臺灣孩子在初學英文時,會遇到的兩大魔王。 這也是臺灣雙語無法黨 希望陪著孩子一起打敗的魔王,在面對陌生外語的時候,能善用自己的母語資本,學好英文。
ㄅㄆㄇ為什麼可以幫助孩子學發音
有人說 ㄅㄆㄇ 學美語發音、學字母拼讀,是英文很爛的人在學的。我倒覺得這樣的說法,是對《臺灣雙語注音符號》教學法的一種肯定。學生原本的英文程度爛不是問題,但能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素質與信心,才是評斷教材、教法、教學者的好量尺。
我為什麼反對雙語國家政策 (8)
「2030雙語國家政策」這個重要公共議題的討論,任何關心英語教育的人,都可以針對現行政策選取立場、實施方針提出建言。在此過程中,也與不同立場的朋友交流意見,我覺得挺好的。
用超自然發音字典, 對決房間裡的大象
雙語國家政策的推行,常讓不理解的家長以為這是政府的德政,可以省下英語補習費。 但現行的政策走向若是沒有大幅修改,只會讓原本因為城鄉、貧富因素造成的 M 型化英語能力,變得更加惡化。
如何指導孩子使用超自然發音字典
想跟您請教,您推薦的超自然發音字典。若是我購買回來後,該怎麼補足孩子在自然發音上的不足。 她小二剛學自然發音不久,但在發音技巧上還在拿捏中,我不是學自然發音,不太敢指導她...超怕教錯。
超自然發音字典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想陪著我的國中學生打開《超自然發音字典》,從「聲音」開始,重新學習單字。然而世上的字典何其多,網路上也有各式各樣免費的字典,為何還需大費周章編一本《超自然發音字典》?
給自己一個機會認識臺灣雙語無法黨
從我自己學英文口說、在國中教 KK 音標、在英國大學教中文母語的學生做學術簡報的經驗來看,我認為《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是非母語的臺灣學習者學口說的第一要件。
臺裔美國人看臺灣雙語注音符號
臺灣雙語無法黨認為,既然用注音來標注美語聲音,是孩子都會有的語言本能,那就順應孩子的天性,善用注音輔助發出美語聲音,這麼一來,我們就能為孩子 (尤其是英文接觸量不足的孩子) 建立穩固的聽說能力!
竹科工程師終於知道怎麼發短母音了
M 是竹科工程師,時常飛美國拜訪客戶。我們都是七年級生,都是上了國中,才開始從 KK 音標學起。他很高興地跟我說,透過《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終於掌握到短母音的發音技巧了。不過他也跟我坦承,一開始想到用注音學英文發音,真的有些心理障礙呢 🤣
我們為什麼要組黨
臺灣學英文,大街小巷裡,有太多不健康正常的做法。而體制內的教育現場,M 型化的英語學習環境,一年比一年嚴重。 有些孩子從小就大量接觸美語、原文繪本,有些孩子連中文的輸入量都都不足。上了小學,全班一起上外師的全美語課程,「多聽敢講」真的就能把英文學會了嗎?
臉友對雙母語學習法的回饋
我是從國小開始注音就從來沒及格過,國中要升三年級那個暑假還被導師強迫到校學習注音符號。我的自信來源就是我用197分打臉全校老師。英文也是用不到20分打臉英文老師。你要我們上課就默寫課文,背單字、文法、片語、介係詞等等根本就沒用。我給你(加上補習班)揍了幾年,答案就是不到20分。
我對雙母語教學法的評論 (2)
《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的設計初衷,是希望在孩子一開始學陌生語言的發音時,藉由母親般溫暖的母語聲音,把陌生語言變得熟悉,把美語發音的肌肉記憶 (包括假子音、吐舌音、彈舌音、連音、語調…等),變成母語般的反射動作。 上手之後,孩子就可以銜接體制內的 Phonics 與 KK 音標,ㄅㄆㄇ 完成階段性的任務,就自然消失在螢幕前了。
我對雙母語教學法的評論 (1)
看到「用注音教英語發音」、「用雙母語學習法來學好中英文」等說法時,有受過語言學訓練的人,大概都會不自覺皺眉,心中警鈴大響,覺得這是在講三小朋友。 我目前讀到的雙語文獻,都不支持「雙母語」這個概念,「雙母語」這個詞裡所隱藏的假設「兩種語言可以學得一樣好,平均好」是值得商榷的。所以我剛開始聽到「雙母語教學法」時,心中有滿滿的懷疑。
用注音學美語發音
我從質疑、好奇、慢慢理解、最後被完全說服,花了三個月。 我把這個教學法,分享給關心偏鄉教育的友人,只花三分鐘,他就懂了。
表演藝術科老師的心聲
我之前寫過很多文章,討論教育現場的英語學習問題。今天這篇文章,要從表演藝術科老師的心聲,來討論雙語教學政策如何排擠專業科目的老師進入教育界。 「藝術領域」自九年一貫課綱時代起 (2004 年),列為國中小課程的教學領域。現行的 108 課綱的領域課程架構下,包含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三科目。 藝術領域的課程目標是希望「經由多元的藝術學習與美感經驗的累積,培養以學生為中心的感知覺察、審美思考與創意表現能力,從快樂學習的過程,充實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我為什麼反對2030雙語國家政策 (4)
前陣子技職統測放榜,超過 7 萬名考生英文不及格。這則新聞沒有得到太多社會關注,在 Dcard 上面卻引發技職科大生 vs. 一般大學生的筆戰。有人笑說 chicken 這種國中程度的單字也在考,「能拼錯的人反而比較厲害呢」。 在彼此叫囂的留言裡,我看到的是教育體制如何犧牲英文進度跟不上的孩子、還有社會如何給予孩子不切實際的英語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