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說待過祕魯,要隔離; 你就帶個BEER,去隔壁。 是聽不懂喔?(無奈而斥責) 我去探望歸國友人啊,不知道這麼嚴重(無辜而自責) 跟你說:KK只是符號,孩子只能靠模仿:學習既無效且挫折 跟你說:phonics也只是符號,孩子還是只能模仿還是無效挫折 跟你說:雙語注音不是國語注音;孩子可以靠它擺脫模仿建立信心 跟你說:有太多字發音錯A字就聽成B字像bed/bad, bitch/beach 跟你說:外師不會外顯但心裡會對發音這件事大小眼甚至翻白眼 跟你說:每間英文教室都是發音聽力好的孩子霸凌其他人的修羅場 跟你說:發音就是政治就是階級就是現實你不理它它照樣存在散播 跟你說:我們英文不好有什麼關係? 英文真的TNND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這些大人,要謙卑,不要理盲, 要為了孩子,調度內心最深處的愛, 跟大腦最淺處的邏輯,一起保護我們共同的孩子, 讓他們免於我們當年學英文的挫折跟沒信心, 讓他們免於今年學英文的挫折跟沒信心。 #而且我們可以趁勢一舉消彌貧富差距所造成的英文雙峰悲象 #這是終極意義上叫人死生相許的菩薩事業天使志業雙語遶境 #懇請對孩子英文徬徨無助的師長多少了解一下我們做了多少 你就說:口音沒有所謂標準,英美紐澳印度都有。 (我明明在說挫折跟信心跟保護孩子;好啦那你要英美還印度?) 你就說:注音不能用,小時候老師就禁止過了。 (小時候老師還禁止留長髮訂做制服跟辦黨外雜誌咧。) 你就說:你說phonics是靠模仿,可是美國小孩都在用啊。 (美國小孩才有美國時間去模仿美國爸媽啊。咱是正港的臺灣。) 你就說:IPA音標 比 KK音標 還權威。 (您說的很是。不過,學IPA還是只能靠模仿啊。) 你就說:不求發音完美,但求說話有內涵。 (能不能兼顧?退一萬步,臺灣學英文是求分數還是求內涵?) 你就說:小孩是海綿,多聽就會了。 (就算學國語也要熬六年;誰家小孩有六年天天看英文卡通?) 你就說:哎呀我英文不好啦,相信外師相信安親班相信政府。 (這,我真的無法苛責。) 你就說:哎呀我英文不好啦,不過我聽我家小孩發音還不錯。 (這,叫做 utterly ridiculous. ) #我們用愛心說誠實話 #防疫等同作戰 #雙語確診早已破千萬
臺灣孩子,上小學第一天。雙語國家嘛,中文、英文,各一句,擺在眼前。中文:「這是一本書。」英文:This is a book.
這個世界上,只有您能回答: 您對自己的美語發音,有沒有「信心」?下一個問題,您孩子對自己的美語發音,有沒有「信心」?這世上,只有他/她能回答;但,恐怕您心裏有數。
我長大才知道,有一群人,他們窮盡一生,耐煩耐操,不斷受到質疑誤解恥笑造謠,只為了幫我爸媽接受一個觀念:母語是學外語的最佳利器。不要向外求,不要迷信外師,不要照單全收外國理論。
人跟人之間,物跟物之間,某些組合,特別有緣分。可是人很傻: 對於人跟人的連結,特別放不下;對於物跟物的連結,卻特別瀟灑。人跟人的特別有緣分的組合,叫做情侶、摯友、有情有義的同仁。物跟物的特別有緣分的組合,叫做酒肉、山水、燒餅必須陪油條。
我們臺灣社會最迷信的,不是宗教,不是草藥,是孩子。越小的孩子,我們越迷信:又迷又信。
人間是這樣的,白色同時代表婚禮跟喪禮,疫情同時代表隔離跟團聚,外師同時代表能力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