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語言都有語調,即使臺灣社會普徧重視美語學習,卻對美語語調的常識極度缺乏,今天要來談的就是這個很重要的常識Speech Pattern,語調。
2030臺灣雙語,應該要具備什麼樣的雙語常識?
常識的定義,以新冠肺炎為例:當防疫的知識變成全民的常識,這個國家就會零確診;在臺灣認為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是常識,而其他國家仍等留在知識的階段,就會出現巴西總統在已經確診後,仍然在召開記者會當下將口罩脫下來的行為。
當我們要推動臺灣雙語,應該把雙語的知識變成常識,自然就會成為雙語國家;而要成為雙語國家,首先要了解國語和美語的差別。
什麼是語調(Speech Pattern)?
語調的概念是規律,規,是必需遵守的規則、律,是一直重複,不太會變的的定律。
換言之,語調就是在某種語言中必需要遵守的、且一直重複不太會改變的規則。
國語裡的語調規則是:1. 一字一音;2.聲調是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輕聲;五個。
當國語講五個字就有五個聲調,如果聲調改變,字義就會改變,如:「黨ㄉㄤˇ 」主席,改變一個聲調,變成「當ㄉㄤ」主席」,字義會從一個政黨的領導者,變成一個會議的主持人。
美語語調最重要的是輕/重,分辨輕重的能力在講國語時不需要;然而在美語裡即使是一個英文字母、一個單音節單字,就有輕重。
以英文字母為例:A~Z裡有25個重音,臺灣孩子唸起來問題不大,是因為可以當作國語裡的四聲來唸,但是當碰到W,三個音素的語調,中文沒有字可以對應到一聲 輕聲 輕聲( 1 . . )的經驗,唸起來就會怪怪的。
臺灣孩子唸單音節單字的語調多可以當作四聲來唸,在初學時期也多是接觸單音節單字,如:Cat. Nice. Good..,以致在一開始接觸美語就忽略語調的重要性;同時也進一步說明為何Phonics在單音節單字學習容易上手的理由,只是到了雙音節以上,就無法完全幫助到孩子在輕重音的判斷。
國語和美語兩者語調的學習,不同之處在於:
美語語調,最重要會分辨重音;國語語調,不需要抓重音,而是要把五個聲調都能清楚的掌握。
臺灣雙語無法黨提出的解決方法,是蕭博士原創的「單字語調圖」,無論幾個音節的單字,都能在語調圖上找到對應的規則。
規則,是必需遵守而重複性高的原則,只要臺灣孩子會唸「單字語調表」,任何一個單字來都會分辨重音、就能掌握到美語語調的關鍵。
當單字變成句子,句子的語調沒辦法表格化,但不代表不能解決,當我們看到一個句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判斷哪些字是要唸重的,哪些字是唸輕的;要怎麼判斷?
本黨提出的解決方式:當句子語調捉摸不定,至少可以讓孩子先學會一種判斷方式,這個方式綜合語言學知識符合以下二個條件:
1. 是語言學界公認最生活、最像人與人之間講話的語調。
2. 是西方文學家—莎士比亞所使用的語調,之所以經典不墜是因為類似於人類心跳的規律,輕、重、輕、重、輕、重、輕、重、輕、重(.1.1.1.1.4 ),抑揚格五步格;讓臺灣孩子用經典做為學習語調的基礎。
此外,黨主席也以抑揚五步格,創作出以孩子的一天從早上醒來到晚安之間所發生的生活化的內容,做為教材文本。
基礎,是立足於經典之上的學習,孩子下一階段的創作當然能夠突破經典。
本黨沒有洞空的政見,如何實行臺灣雙語的方法和教材,我們都已經準備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