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就該談到最深處;而最深處,往往在最初處。 雙語的最初,是發音; 而且是母語的發音。 在那裡,我們可以看見外語的所有虛偽、歪樓跟邏輯雷區。 國語「注音」符號,根本跟國語「發音」無關。 國語「發音」,只跟六歲以前的母語環境有關。 就是母語人士在旁,隨時隨地,耳提面命,示範示範,矯正矯正。 同樣的邏輯,可以拿來檢視K.K.音標的荒謬性。 K.K.音標,就是美語的「注音」符號。根本跟美語「發音」無關。 唯一能教孩子美語「發音」的,是他的美語啟蒙老師。 但,這位老師發音錯,孩子就錯;就算對,孩子也很難全對。 主因:要模仿一門語音,起跳價就是六年。 在母語環境下的六年。 同樣的邏輯,更可以拿來檢視phonics學發音的萬倍荒謬性。 拿K.K.音標學發音,縱然邏輯荒謬,至少有跡可循。 拿phonics學發音,不但有K.K.的全部壞處,更有一個新的致命傷: 例外太多,有規則等於沒規則。 孩子不但要當場聽清楚老師的發音,回家後,還無法自學複習。 就算聽CD, 還得自己摸索字母對應的規則,然後自行消化例外。 同樣的邏輯,到底能怎麼解決這個根本問題呢? 答案就在我們的國語注音符號! 我們可以拿孩子「已知」的注音符號,略加調整,成為「未知」的美語聲音的隨身教練。 隨傳隨到,隨時隨地。 孩子自己可以分飾兩角: 一人練習不熟悉的美語發音,一人用熟悉的國語注音提醒。 這其實也是每個初學美語的臺灣人幾乎都必經的歷程。 只是當年的英文老師,堅決反對這麼做。 而當年的老師,是對的。 因為當年的我們這些初學者,沒有那個雙語的語感, 沒有那個語言學的素養,沒有那個研發的傻勁, 把每個美語音素,都設法用國語注音符號對應出來。 直到今天。 《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就是這樣的應運而生的發明。 我用37個注音符號,加上一些微調跟組合跟說明,就能清楚對應出所有的美語聲音。 這不是學美語發音的方法之一;這是學美語發音的唯二。 若不用這個方法,要讓孩子學好發音,只有一途: 發音標準的老師(比例不夠高)+師生比例極低的教室(必定很貴) +老師清楚知道孩子為何發不出某些聲音的盲點(外師多數不懂) +知道如何提醒孩子正確發音的訣竅(中師少數不懂) +回家會認真複習的孩子(因為若禁止他們用注音符號,他們勢必得用充滿例外的phonics系統,事倍功半)。 而以上這一切條件,不可能發生在雙峰現象的臺灣社會。 雙語國家若是政策,雙語條件不該太貴。 尤有甚者,就算以上這一切條件都具足了,孩子還是無法掌握美語發音的連音、略音、變音這三種基本現象。 因為,孩子被禁止用任何符號替自己標註跟記憶。(別忘了,他們若只能用英文字母的話,連音略音變音,從表面的英文是完全看不出來的。) ex. Little Biden kissed her. ttle是彈舌音;den是鼻化音;her的h不發音;ed跟her則連音變der. 若用《臺灣雙語注音符號》,一切都能清楚標記下來。 若用 K.K.音標,彈舌音無法紀錄。 若用IPA音標,當然一切好談,通通能標注清楚。 若用 phonics, 也就是純靠英文字母,那各位自己心知肚明。 Little Biden kissed her. 自己唸一次。您的眼睛會騙您的。 至於變化更複雜的句子語調,那就更不用說了。 以上邏輯,絕非新知。 我個人在應邀擔任臺中市國中英語演講比賽評審時,便跟當天其他外文系教授交換過淺見。 他們都知道phonics根本不是教發音的系統。 但整桌人,都只是雙手一攤:『我們說有什麼用?』 還要多說什麼呢? 為了孩子,為了雙語,國王的新衣,可以拆穿了嗎?可以不穿了嗎?
什麼叫KK音標發音法?就是「看著陌生的符號,聽著陌生的聲音,試著用自己的母語模仿出來。」 什麼叫phonics發音法?也是「看著陌生的符號,聽著陌生的聲音,試著用自己的母語模仿出來。」
有個英文詞,叫lazy tongue. 指的是一個語言學通則:人的舌頭都愛偷懶,所以會省略尾音。
學英文,有「天花板」是我們的共同經驗。絕大多數臺灣人的英文天花板,在高三程度。考完大學,就停了。有些出國深造的人再下一個英文天花板,是在出國前準備托福雅思。
說到「母語」這兩個字,我們的社會,分成三大群人。各自堅持,各自有理,認為母語是:普通話、河洛話、其他族語。 說到「外語」這兩個字,我們的社會,又合為同一群人。同樣堅持,同樣無理,認為外語要:背單字、學文法、做考題。
新加坡是雙語國家嗎?新加坡人自己覺得英文夠好嗎?中文夠好嗎?還是都好?還都差?
臺灣人學英文,從來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選擇。 1960年,梁實秋教授引進KK音標,迄今全球只剩臺灣在用。2004年,教育部課綱明白規定,國小用phonics, 國中才能學KK。2021年,全臺CLIL大爆發,國中小每一科最好都跟英文整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