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黨週一到週五上午的Youtube直播節目「九階10梯」,在第141集的內容裡,黨主席蕭博士顯得很憤慨、很抓狂,很厭世。 於是,我想知道是什麼讓他老人家這麼抓狂,所以節目結束後,我按照蕭博士說的,google關鍵字:KK、自然,找了三篇相關的文章,讀完之後我就懂了。 在《高階聽說力》一張表、三大句型、九大語調的課程裡,我們要點亮英文聽說問題的千年暗室。(課程影片 https://youtu.be/xGEVYTFR1h4) 看完三篇文章,我突然了解為什麼蕭博士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每日早上收看蕭博士的九階10梯課程。 對英文的學習,如果沒有一個清楚的邏輯,很容易被寫得似是而非的文字帶著走,然後越看越迷惘,只好矇住眼睛,雙手一攤,說好吧那就這樣吧,反正我也不懂,至少他們看起來很懂。然後很多很多的小孩,就這麼前仆後繼地,被爸爸媽媽老師校長推到一個他們沒有選擇的英文怪獸面前。
在上半堂課,蕭博士溝通三個觀念 1、一個錯誤的問題 2、四個故事 3、一張解決問題的表格。 70年來我們都問錯的問題:「學美語發音,用KK好?還是Phonics好?」您會不會覺得這個問題,一般人會覺得很不合理?進一步想,是不是要先有「標準的美語聲音」,才能問,用什麼音標系統去標註它,比較合理? 因為臺灣孩子,嘴巴和耳朵裡面,根本沒有那個「標準的美語聲音」。問哪個音標好,不是很荒謬嗎?這就好像,連茶都沒有,就煞有其事地討論:用吸管喝茶比較好?還是直接用茶杯喝茶比較好? #故事一:一歲臺灣孩子的聲音,到底從哪裡學? 一歲臺灣女孩,會講「喝喝」。她不認識注音符號「ㄏ」,也不認識中文字「喝」。這個「喝喝」的聲音,是她花了一年的時間,聽她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的聲音,然後才學會的。她不是因為注音符號「ㄏ」,也不是因為中文字「喝」,而學會這個聲音的。 注音符號和中文字,都不會教她發音。教她國語聲音的,是身邊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也就是「國語母語人士」。而她會再花六年,聽更多她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的聲音。到了七歲,終於學會幾乎所有國語的聲音,她才帶著這個「標準的國語聲音」去學注音符號,讓自己能夠把「已經會的國語聲音」跟「還不會的中文字」連結起來。 #故事二:一歲美國孩子的聲音,到底從哪裡學? 一歲美國女孩,會講"hi hi". 她不認識KK音標/h/,也不認識英文字母「H」。而這個"hi hi"的聲音,是她花了一年的時間,聽她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的聲音,然後才學會的。 她不是因為KK音標/h/,也不是因為英文字母「H」,而學會這個聲音的。音標和字母,都不會教小孩發音。教她美語聲音的,是身邊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也就是「美語母語人士」。 她會再花六年,聽更多她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的聲音。到了七歲,終於學會幾乎所有美語的聲音,她才帶著這個「標準的美語聲音」去學Phonics,讓自己能夠把「已經會的美語聲音」跟「還不會的英文字」連結起來。 #故事三:臺灣孩子的美語,怎麼學? 臺灣的小一孩子,根本還沒有「標準美語的聲音」,就要學Phonics。大人們一次給他們「從來沒聽過的聲音」,和「從來沒看過的符號」,要他們連結起來。很懂英文的大人專家們,忘了小孩子還沒有學到正確的美語聲音,就忙著開論壇、開研討會,很激動很嚴肅地討論:「到底是用KK這種希臘符號來標註比較好?還是直接用字母標註比較好?」 小孩如果會表達,他們應該會尖叫說:「我們連美語聲音怎麼唸都搞不清楚,為什麼要學KK音標和字母符號!!!!!!!」 #故事四:黑暗了一千年的房間,只要找到開關,一秒就亮了。 沒有學到美語「聲音」,卻瘋狂討論美語「音標」。這件事,我們臺灣傻了70年。推翻七十年的迷思,就跟點亮千年的暗室一樣:找到方法,一秒鐘就亮。 邏輯:先有聲音,再談KK,再談Phonics自然拼讀。 #先有聲音、#先有聲音、#先有聲音、#沒有聲音什麼屁都沒有 沒有正確的美語聲音之前,不要問:KK和自然,哪個對發音比較好?臺灣孩子要先學會正確的美語聲音,才可以討論用什麼工具來標註聲音,才可以討論什麼工具最能幫助孩子「一看到就想起」那個正確的美語聲音。 教美國孩子美語聲音的,是他們身邊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美語母語人士);大部分住在臺灣的孩子,沒有這樣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美語母語人士)。沒有就是沒有,怎麼辦? #蕭博士有一個解決的方法 方法很簡單,就是一張《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它可以代替臺灣孩子身邊沒有的,美國爸爸美國媽媽美國哥哥美國姐姐美國叔叔美國阿姨,把所有正確的美語聲音教給臺灣孩子。 怎麼說? 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裡面,有37個國語注音符號。這37個符號,七歲小孩已經會唸了也準了,所以英文老師就可以用這37個國語聲音當基準點,有些稍微微調,有些兩兩組合,就能把44個正確的美語聲音,全部標註出來。 小孩忘記了美語聲音,回頭看這44個「新注音」,就可以唸出來,就可以想起來。爸媽不確定美語的聲音,也可以回頭看這44個「新注音」,就可以陪小孩複習,不會再因為英文不好,而在孩子學美語發音的路上缺席。 最棒的是,這44個美語聲音裡面,只有29個,是國語裡面沒有的聲音,其他15個,跟國語聲音一模一樣。所以蕭博士很豪氣地,把37個國語注音,和44個美語「新注音」,放在一起。扣掉一模一樣的15個聲音,就變成了有66個「國語和美語聲音」的《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 它是房間裡的燈,臺灣70年來學發音的黑暗,燈一開,就亮了。 而這不是蕭博士的厭世分割線,因為下一段他更厭世! 在下半堂課 #西方人講話千變萬化的語調一個臺灣小孩學不來 #先讓孩子配備英文的三大句型和九種語調:直述句語調、疑問句語調、強調句語調。 用"I love you."當例子: 直述句 I love you. 語調:輕聲 一聲 輕聲 疑問句 I love you?輕聲 輕聲 二聲 疑問句 I love you? (另一種語調) 二聲 一聲 一聲 強調句 I love you: 第一種 I love you. (He doesn't.) 輕聲 第二種 I LOVE you. (I don't hate you.) 輕聲 一聲 輕聲 第三種 I love YOU. (Not her.) 輕聲 輕聲 四聲 第四種 機器人語調 一聲 一聲 一聲 第五種 生氣人語調 四聲 四聲 四聲 第六種 撒嬌人語調 (看影片學) 光是這麼一句簡單的英文,就有至少9種語調。而每一種都語調是對的,而且 每一種語調都有可能從您小孩的外師口中說出來。那麼問問自己,您家小孩是超級電腦嗎?他們怎麼可能聽外師講一個小時,然後能吸收數不清的正確語調? 美語千變萬化的語調數量,我們居然認為把小孩放到外師旁邊,放牛吃草就能學好?我們一起平心靜氣來解開毛線球 基本的咬字問題,加上進階的語調問題,就是我們最頭痛的 「聽說問題」。 咬字問題的苦果,是因為70年來我們都搞錯題目。66個聲音的《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可以把美語咬字問題,一分鐘解決。 剩下的,就是認識各種美語語調。美語語調混雜的問題,就像混雜了各種顏色的豆子,每一種顏色都分出來,認識它,就好了。 #蕭博士都已經幫我們分好了。 雙語黨透過出版《慎選童謠》,將三大句型+九大語調版本定義出來。我們窮舉所有疑問句、以及強調句的語調獻給臺灣的孩子。我們衷心希望以後的英文考試,就考口語。 英文的口語,就像體育班的術科一樣重要。 臺灣人的讀寫能力,就是英文的學科,沒有問題。 臺灣人的聽說能力,就是英文的術科,死當。 哪裡死當,我們就學哪裡。臺灣小孩把三大句型,九大語調都學好,以後聽到任何一句英文,都能自己變換出九種語調。 帶著九種語調的基本能力去聽外面千變萬化的語調,抓到某種語調的機會,就大大提高。 【知過能改】 英國花了100年,改掉合法雇用掃煙囪小孩的法令。美國建國200年,去年因為槍枝死亡的就有40000多人,槍枝問題眼看短期內不會搞定。70年如果能改掉一件事情,算是很快的。 臺灣的英文教育,不管您曾經是主謀,還是幫凶,還是裝睡,還是無知跟隨,知過能改,大家會更敬佩您的雜誌、您的公司,您的大學、您的人格。 所以我們許願 4年後,大家一起用9種語調,唸“Happy 50th birthday to Wen Hsiao." 祝蕭博士50歲生日快樂!
2021年1月1日的黨主席時間,主席公佈本黨今年要為臺灣人民做出的實際行動。過去一年裡,本黨成長茁壯也陸續發表了很多研發和文創,獲得正向的迴響,而今年主席將率領團隊走入鄉里,成立「臺灣雙語示範里」,造福更多還不了解本黨理念的里民。
對於日昇月落,我們就算站在太陽底下也不會生起特別的感受,因為規律帶來的安全感,無法滿足我們的好奇心。我們的心習慣找一些新奇的知識填滿,卻對細微的變化沒辦法察覺。
在老子的道德經裡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識人者或許是有才智的,但能內明自省者才能了解恆常不變的道理,所謂:「用智者勞,用明者逸;用智者多蔽 ,用明者無礙」。本集的黨主席內容,期望喚醒臺灣家長及老師們面對現今的英文教育,低頭看見我們的過與不足。
自我意識的形成從我們初初為人的那一刻開始累積,累積對錯的標準、累積約定俗成的習慣、累積自己不確定對不對,但跟著別人做起碼有安全感的鄉愿。
本集黨主席時間,主席以醫病行為比喻母語與英語兩者不同的學習模式。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天生病的,但絕對不是去看醫生的那一天,看醫生的那一天充其量只能說是自己生理與心理最擔心的那一天。
When my mother died I was very young, And my father sold me while yet my tongue, Could scarcely cry weep weep weep weep……